【摘要】 师幼互动指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依据幼儿发展的规律,在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以优化学前教育效果,提高学前教育效率,并最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易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师幼互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者指出:“所谓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依据幼儿发展的规律,在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以优化学前教育效果,提高学前教育效率,并最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在幼儿园的各环节中,教学是运用信息技术最广泛,也是信息技术发挥其功效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见,师幼互动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必然会对师幼互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前教育质量。故现阶段针对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具体可从当前国际的重视、国家的政策以及现实的需要中看出。
2.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中师幼言语互动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师幼言语互动协调性增强
通过对未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在整节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降低,这也意味着教师言语和学生言语的比例差距缩小,其互动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在对教学活动的具体观察中也可以发现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言语互动更加协调,在未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为幼儿讲故事,即使是提问,幼儿也较多是进行简短的回答,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则会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使幼儿自己发现教师所要强调的教学内容,例如样本六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这番对话便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和不断地启发、提问促进幼儿思考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在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媒体的引导下发现了配音的秘密。
2.1.2幼师言语互动质量提升
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气氛可以反映出师幼互动的质量,良好的教学情感气氛与积极的师幼互动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有无信息技术支持的两类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积极情感交流更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促进幼儿发展。
教师的提问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故其提问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也较大。在未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依靠于自身的讲授以使幼儿获取知识,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的信息,在幼儿观看多媒体播放的内容或者是幼儿操作信息技术中的活动之后教师对幼儿提出相关疑问,给予幼儿自己思考、探索教学内容的机会和基础。
2.2消极影响
2.2.1师幼互动时间减少
师幼互动的时间长短反映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直接进行交流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师幼互动质量。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会占用部分教学活动中宝贵的时间,一方面,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在教师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交头接耳,与同伴进行许多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交流;另一方面,虽然信息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不可否认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面对没有操作过的信息技术设备异常兴奋,教师不得不花费部分时间管理纪律,这就导致教学活动中师幼间的无效互动时间增加,真正有效的师幼互动时间反而减少。
2.2.3师幼互动质量差距扩大
首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无疑可以对师幼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同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差距。首先,不同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同。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可以发现,直至目前为止,很多教师在提到信息技术的时候还是将其局限于播放幻灯片、图片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并未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含义以及教学中可用的多样的信息技术形式。
其次,不同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差距较大。许多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也能够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其自身对信息技术不熟悉或者是对信息技术的操控能力较差导致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和教师之间无法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进而影响教师和幼儿以信息技术为媒介而进行的互动。最后,不同的幼儿园提供的硬件设施条件差距较大。通过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在备课阶段曾试图安排一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新颖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幼儿园内缺乏其所需设备且自身也无法满足设备需要,最终只能放弃该教学活动或将其改为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活动。这表明幼儿园内的硬件设施条件的不同使得信息技术在师幼互动中发挥的作用产生差别。
3.提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质量的建议
3.1明确信息技术对于特定教学活动的适用性
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思考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自己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而不应一味地求新、求异,强制性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机械地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首先积极思考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自己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继而思考应该使用何种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组织教学,最后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育功效。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且不可颠倒顺序,只有先明确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自己所要组织的特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判断信息技术是否适用于自己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应首先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内容。以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为例,倘若某一教学活动的目标仅仅是使幼儿了解一个故事,内容仅仅是向幼儿讲述这个故事则表明该教学活动并不是必须使用信息技术,相反,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可能会吸引幼儿过多的注意力,使幼儿无法专心于教学目标及内容所指向的故事内容。其次,教师还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及其扮演的角色。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着协助教师讲解、引导幼儿学习的作用,切不可使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剥夺幼儿学习的机会,幼儿的操作及直观体验始终应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
3.2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效果
幼儿园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完善幼儿园设备体系,为教师提供物质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幼儿园的领导与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发现可以用于幼儿园教学的新技术或新设备,各幼儿园之间也要积极沟通,经常性地相互参观学习,了解其它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到的信息技术,并根据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幼儿园要对设备进行定期优化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设备本身发生故障,教师虽然可以动用教学机智使教学活动继续进行,但是大多数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尝试对其进行修理,虽然该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可能较小,但其易造成幼儿注意力分散,整个教学活动陷于混乱之中,故幼儿园应对设备进行及时优化完善,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幼儿园可以成立专门的设备检查及完善小组,聘请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各信息设备的定时检查与修复。
3.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倍息技术使用水平
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做“面子工程”,切不可为了使用而使用。教师要明白在部分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能反而会剥夺幼儿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减少信息技术所使用的频率,为教师和幼儿的其他交流形式留下更多的时间。其次,教师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教师切不可本末倒置,教师应该意识到其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仍然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手段,而不是引导教学的主角。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于不同信息技术手段的认识,探索不同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其具体的使用方式等进行调整、完善,不断提高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真正做到对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给予每个教师不同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学习机会,使教师在彻底掌握一种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互相学习掌握多种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幼儿园也要组织教师相互观摩他人组织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使教师之间拥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要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技能水平。不同的教学活动要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不同的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信息技术应在教学活动的何时间段使用,使用频率应如何把握,其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正是幼儿园在教师培训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带领教师观看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从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作用、信息技术使用等多角度分析教学活动,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使教师明白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让信息技术真真正正的服务于我们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晓清.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师幼互动教育研究[J].新课程,2018:15-17.
[2]陈志其,李中英.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8):33-37.
[3]李红霞,赵呈领,蒋志辉,梁云真.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UTAUT模型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14-25.
[4]李丽,魏玉华,张长英.幼儿园教师关于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特征的内隐观分析明.学前教育研究,2017(10):38-48.
[5]王小英,朱慧慧.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师幼互动中幼儿施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06):114-121.
[6]韦惠敏.当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遇[J].教海探航,2018:52-53.
[7]许倩倩.师幼互动中教师生气情绪表达原因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01):26-35.